关于董事长

极目满天彩霞

2012/8/23 16:14:19 admin 1752

极目满天彩霞

——记昆山丰和公司总裁庞亨福

 

 

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却对文学情有独钟。他同时是天台文联和昆山文联的会员,他赞助了两地文学、书画、摄影等一系列的采风交流活动,并促成了两地的文联结为友好文联。他是苏州的天台商会副会长,主编了《天台人》杂志,他策划了《浙商求知》百集电视专题片,……他就是昆山丰和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庞亨福。

 

我的经历很平常,没有像有些媒体宣传得那样传奇。在来昆山之前,我曾当过代课老师,到企业里打过工,也办过自己的厂,也许在二十来岁就有了自己的工厂,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可是厂很快就关门了。我又与当时许多天台跑生意的后生一样,出去卖滤网。也是因为卖滤网,我才到了昆山,也才有了自己的店,也才有了今天的丰和情人岛

——庞亨福采访录

 

凡是见过庞亨福的人,都会记住他那温厚的微笑。他与传统商人的形象似乎有些不太相符,他白白净净,慈眉善目,穿着整洁,举止文雅,眼里没有一丝的狡黠和精明。许多人会握着他的名片开玩笑说,你做企业做得这么成功,源于你老父亲给你起了一个好名字——亨福,想想你不去做生意怎么会对得起这个字。可他却笑着说,亨福,比享福少了一横。老爸起这名字的意思就是要我为这一而奋斗,没有这一横就不能享福。

1982年夏天,庞亨福在天台的屯桥中学高中毕业了。对于他来说,那个夏天是难忘的,与众多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在一片的喧闹的知了声中,他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也如许多考生一样,他尝到落榜了苦涩。当他站在屯桥中学那池塘前的大柳树下,望着静谧的校大门,心里一阵地酸楚。那年是屯桥中学最后一届的高中。这一似乎暗示着他也将与作为学生生活的结束。

毕业后,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任代课老师。小学校在一座村边,两排平房,一个操场,操场外就是一片田畴,蛙声此起彼伏。无论怎么说,对于他这个刚走出校门毛头小后生,已经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了。因为他在心中暗暗还有一个当作家梦,当教师似乎离他的作家梦更近一些。

1985年听说县里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他很兴奋,骑着自行车,一口气赶到县文化馆报名。转年,县里文化馆又举办了一期的诗歌培训班,他又在培训班的学习,也结识了一批城里的文学朋友。与当时许多做着文学梦的青年一样,他怀着对文学的崇敬与渴望。每天吃过晚饭,从小学骑着自行车去城里,学习完了再回去,来回一趟20多公里,借着夜色,在寂清的公路上骑着车,脑子里尽是一些浪漫而美好的憧憬。想着若干年后,也许就是一个有名的作家,他不由得兴奋不已,踩车子的两条腿也不觉得酸了。

每天备好课,改完学生作业,他就一个劲地在稿纸上写。窗外的阵阵蛙声,在他听来也如是悦耳动听地曲子,因为他在进行文学创作。尽管他很勤奋,却一篇小说也没发表,这令他很沮丧。可他写得新闻稿,县广播站几乎都采用了,中午或傍晚他会捧着饭碗听那广播里传来他写的新闻,心里甜丝丝的。他感觉自己对新闻的敏感度远远大于他的文学描述。

他的文学梦还未开始,就卷起铺盖离开了小学校,而去了一家医疗仪器厂。放弃老师去企业打工,是他自己的决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对企业的向往。他在厂里主要做回复各地客户的信件,还有厂里员工的业务培训。下了班,吃过晚饭,他在黄昏的田野小道上散步,想想事,也还惬意。日子久了,他也觉得长久以往过这样的日子也不甘心。他想着自己办厂,就辞了医疗仪器厂工作。回到村里办了一个厂,他的厂挂靠花市旅游工艺品厂,生产出口的圣诞礼品,后来因为形势的变化,出口市场受阻,就关门了。他与当时村里的许多后生一样出门滤网,也就是销售滤网,他还自己投资办滤网厂

1992年的早春,他带着妻儿一路风尘来到了昆山。

在这之前,他对这座城市印象是一片空白,选择昆山纯粹是偶然,因为同村有两个做滤网销售朋友,都是同龄人。三人都想去外面开店,因为是做同样的滤网生意,一同去一座城市开店,搞不好会伤和气,不如一人选择一个地方。于是三人定下江苏的张家港、太仓、昆山三个地方。庞亨福就这样选择了昆山。

到了昆山,庞亨福开始找店面。开店与跑滤网不一样,跑滤网是嘴上功夫,要察颜观色,要投机钻营,而开店是打阵地战,必须要有一种经营理念。他的滤网店不大,只有16平方米,开张的那一日,店的门框上贴了一幅对联:进门就是客,服务是本份。这是他自己写的。因为当时他也找不到熟人写对联,再就是觉得自己好歹也算是文人,也要舞笔弄墨地来几下,于是他就找来一张红纸。

开店刚开张那会儿生意也不是很红火。凡进门的客人,不论生意成不成,他都递给他一张名片,因此他白天主要忙的是发名片,每天数着今天店里进来了几个人。当时他只有一个愿望,要使进店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昆山有他的滤网店,也就是扩大一点影响。那时,他们全家吃睡都挤在这间小店里。夏天就一台电风扇,老婆每天都要生煤饼炉,因为烧水煮饭都靠它。可庞亨福整天笑呵呵,因为他坚信他的服务理念会带来效益。果真,他后来店里的滤网生意渐渐做大了,回头客也多了,业务做到了上海,后来还做到了美国、新加坡、台湾、泰国等地,由于他一直坚持经营的服务为先的理念,赢得了客户,也赢得了口碑。到今已经有15年了,那滤网店生意依然很兴旺,一年也有400-500万元的销售。

 

为什么那么多的外出闯荡的人,只能成为而不能成为树。你看,春天的时候,就绿了,可到了冬天枯了,生命力虽然顽强,但终究不如大树那样成为一片绿荫。

试想一下,一场大火可以一夜间把可口可乐公司烧个尽光,可是第二天,挤在它大门前的除了一群的记者,还有就是银行家。他们来是想给可口可乐贷款,因为可口可乐是一个品牌,它是无价的,只要有这四个字还在,它就有它的价值。

什么是品牌?我翻了翻词典,没有准确的解释。我自己认为,品牌就是人品加上产品。产品通过人品来表现。名牌不等于品牌。人没有品,企业没有品,只能是盲目、只能是吹牛,而不可能做大做强,人品与产品的结合尤为重要。

 ——庞亨福采访录

 

滤网店的经营顺风顺水。庞亨福的心里开始酝酿要做大生意,而要做大生意就要创一个品牌。一个不是一般响亮的品牌。他也想将手里的滤网产业做大。可是滤网市场的面太狭窄,品牌的收效不大。要做大生意就得投资一个长远的而且需求面宽广的东西,一个家家户户都必需的东西,于是他想到了床垫,也就是席梦思。这可是一个现代生活少不了的东西,也是以后也不会少的东西,只要有人,就离不开睡眠,要睡眠也就少不了床。特别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这行业是永恒的。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一份西方某国的统计资料,床垫的拥有量是人均达一张多,而且是四年更换一次,如此算来,在中国就是上亿的数量,而且当时的国内床垫的名牌几乎没有,这更坚定了他做床垫名牌的信心。

1997年下半年,他开始步入席梦思行业,并注册了情人岛床垫商标。与五年前刚来昆山开滤网店不同,手头上有了一定的周转资金。使得他从一个战略意识,从品牌意识来筹划未来的蓝图。

上世纪末的昆山,经济发展迅猛,城市也是日新月异。他漫步昆山的街头,眼前是大大小小的、花花绿绿的、霓虹闪烁的广告牌。这许多的广告牌上又有几个是品牌呢?肯德基店的玻璃门里仍然是人头攒动,它在世界的兴盛不衰,就是因为它一个好的品牌。而中国的企业就经不起风浪,也许一个电话就能使一个响亮的名牌倾刻间就毁了,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底气,底气也就是来自品牌的力量。尽管当时许多大企业对品牌的认识还不深,他自己也没有认识透彻,当为昆山创一个好品牌的念头在心头闪过时,他为之一振。

为了给他情人岛营造一个前期的宣传。1998年,他策划了一个至今看来都是大手笔的宣传。他决定做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席梦思,于是他去上海申报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他又跑到市政府,当他申请报告和策划书送到昆山市季市长手里时,只说了一句:我想做一个对得起昆山市人民的好品牌!季市长望着他有些兴奋的脸,与其说市长是被他的举措打动,不如说是被他身上透出的这股豪情壮志打动了。市长赞叹道:浙江人真厉害,创一个品牌不容易。当天季市长就在报告作了批复。他情人岛创吉尼斯的事还交给一位副市长分管,市里专门召开了协调会,各部、委、办、局的领导都来参加,这项创席梦思吉尼斯的活动是一路绿灯。

为了搭建吉尼斯平台,市政府破天荒地将政府广场借给他五天,让他展出世界上最大的席梦思。19981223,红红的太阳给初冬的昆山带来许多的暖意,一张125平方米、重2.97吨的大床垫出现在在市政府广场。这是世界最大的席梦思这是世界吉尼斯记录这是我们昆山人创造的”……围观的市民们不住地议论着。昆山市政府广场的席梦思吉尼斯,如是春天满山遍野的花朵,迅速漫延开来,它的轰动效应是庞亨福所料未及的,也是他正希望有的。全国各大报刊的记者蜂拥而来。当时全国的土地资源部正在昆山开会。季市长带着与会的代表呼拉拉地来到现场观看。通过吉尼斯一下子把情人岛打了出去。

情人岛的牌子打响了,后面就是如何保证床垫质量和服务了。在服务上,他提出了创中国服务之典范作为情人岛的品牌目标。海尔公司喊出了真诚到永远!,在服务理念是一个突破。而在他手中即将诞生的情人岛,是一个比海尔更海尔的服务。于是,他给企业定下了诚、勤、精、创、谦、和的精神;服务宗旨是终身服务,打包式服务,无障碍服务,也就是购买情人岛,就永远保修,没有保修期。他将超越海尔的服务不仅体现在经营思想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公司人员目标上、行动上、准则上。每天早晨,情人岛公司员工都要齐声喊出:认真!快!坚守承诺!没有借口!,并将这口号当作自己的工作作风。这10年来,情人岛从网络建立,到终端服务,所有客户档案都有记录。公司从接到客户服务信息,到告诉客户的每一道细节都做细做透。也有人说,这样做有多少价值?他自信地说,要看到企业的未来。企业是未来的播种子,要让用户信任我,跟着我走,有什么话跟我说。

有人会问庞亨福:你的情人岛席梦思一年的产值是多少?他说,产值我不在乎,我只在乎创造了一个品牌,这情人岛的品牌就是无价之宝。尽管从现今的情况看,情人岛的发展比当初的预想要慢,一是自身的原因,对席梦思的行业不是很了解,走了一些弯路;二是整个市场的欠规范,行业的标准欠规范,存在不公平竞争,但做品牌的信念他是坚定不移。目前他除做席梦思外,还开发了软体床等情人岛系列产品。

他的经营理念也赢得了许多同行的认同,有些曾经做老总的,也停下自己的生意,来到情人岛和他一起做,他的公司每星期都有例会,会议的内容除了销售经营,主要是研究如何打造企业文化,打造情人岛这个品牌。2007410,他们主办了一个品牌战略研讨会。江苏省质量监督局、记者协会、苏州市家俱协会、昆山市工商局、南京市消协,还有江苏省的各大媒体都来了人,从品牌战略,到投诉、行业的发展与前景,大家各抒其见。按说像丰和实业公司这样的民营企业承办这样一个高规格的战略性的研讨会,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但庞亨福却把它当作难得的学习机会,从那些高层人士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中,有一种忽然开朗的感觉,这可是在任何书本上都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因为要使自己成为木本,就必须在理念跟上时代的顶尖潮流。

 

一个国家,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支撑,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就会没有精神,就如是沙漠上砌高楼,就如树木没有根,即便眼前很辉煌,但顷刻间便会化为乌有。纵观世界,最有生命力的不是经济而是文化。

说我是儒商,有些过奖,我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喜欢文化的商人。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做扶持文化的事。因为它给我带来快乐与幸福,是我的人生追求。

——庞亨福采访录

 

目前,庞亨福拥有的丰和实业有限公司下属有七个分部和一个子公司。主要品牌有情人岛床垫丰和滤网。这些年,他始终将文化元素溶合在他的经营理念中。

做企业的成功,似乎离文学梦越来越远,可是文学却无时不伴在他的身旁。他时常去购买那些纯文学刊物,闲下时翻翻。一日,一位多年未见的经商朋友突然造访,让他惊喜的是,这位朋友还掏出了自己创作的几万字的小说稿。庞亨福执意要朋友留下小说稿,说要好好拜读,对于他来说,读朋友的作品就如是在冬日里晒晒太阳一般的惬意。他也有一种自己要写写的冲动,可是繁忙的经营,已经不可能再如二十年前那样潜心搞创作了。

他说自己也曾一度觉得特别迷茫。可那时的他,在外人看来还是较为风光的时候。他时常会在妻儿睡熟时,独自一个坐在阳台上望着昆山的万家灯火,或是坐在灯光暗淡的酒吧里,品着苦味的咖啡。他忽然感到莫名的空虚。他曾对朋友说:一个千万富翁死了后,资产留给了儿子继承,儿子继承后又是怎么样不好说;而另一个千万富翁,却拿出700万给村里修桥铺路,只留下300万给家里人日常开支。他自己的生命在那座桥上在那条路上得到了有形的延续。也许他并不想在那桥头的石碑刻上自己的名字,但他却得到了一笔精神财富,赢得了百姓的敬重。钞票多少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关键要化得有意义。

每每他回到家乡,首先去拜访的那些文学老师和朋友,听听文学创作的事情。凡是天台的文艺界朋友来到昆山采风,或是昆山的朋友去天台交流,他就是最忙也要抽出身来一路陪同,马前鞍后,忙得不亦乐乎,而且面对这群搞创作的朋友,他谦逊的像一个小学生。他说,企业是我谋求得生存发展的一种手段。企业做得最好,都不如我对文学的倾爱。也许他身上就有与生俱来的对文学、对文化的敬仰,他特别喜欢跟文化人交朋友。

他出资赞助天台、昆山两地文化交流,互为文学采风、互为书画展、互为摄影展,2006年春,天台、昆山两地携手结为了友好文联。只要是文联的活动,他不仅自己抽出身来参与,乐此不疲,并且慷慨解囊。他成了天台与昆山两地文化界的最爱欢迎的人。他除了许多企业界的头衔,还有许多文化界的头衔,如昆山市文联委员,也是天台县文联委员,天台县作协的名誉主席,《天台人》杂志的主编。

他痴迷于文学,结交文化人,出钱做了一些文化方面的事。他对文化这种近乎痴情的举止,许多做企业的人,包括文化界的好多人都不理解。在常人看来,做这些事,对他的经营并没有多大的搭界,同时还要投入资金,投入精力,是什么魔力促使他去这些事?又出力又花钱,值吗?他的一些好朋友试图打问他的由衷,可他却淡淡地说:我是对文化的热爱,是我的人生追求。我认为这么做有意义,值得。你看,通过天台与昆山的文化交流,天台也建起了书画社,昆山也建起了博物馆,过去天台的书画没有大规模地出县展出,去年也在昆山举办了一次书画展。我只是想做一个为文化呐喊的人,做了这些事,我心里感到舒坦,感到满足。就是没有今天企业的成功,我也会去做的,或许做的方式不同罢了。

有人说,商人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可庞亨福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不是什么都要图回报的。把快乐留给自己,把美好也留给自己,就是最大的回报。就如去寺庙里烧香拜佛的人中,都怀着各自的心愿。有的是祈求菩萨保佑自己什么;有的是出于对佛祖的虔诚。我对文化的崇敬,就如是去寺院里虔诚拜佛。一个人如果没有索取之心,做事也能坦荡,想事也会远大。

2004年,在苏州创业的天台人成立了苏州的天台商会,商会一成立,身为商会副会长的庞亨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天台人》刊物,反映在外天台人的创业经历,宣传天台故乡的历史文化,这是天台在外商会的最早的一份会刊,他的初衷也是想在商人堆里投入一点文化气息。

2007年庞亨福又策划拍100集的《浙商求知》电视专题片100集,由南京电视台投拍、天台苏州商会主办的一个电视栏目。他的丰和实业有限公司等数十家浙商企业,在寻找100个创业故事,其中包括各具特色的创业代表人物。主题也是探讨文化行为对企业交流与发展的影响,他想将专题片做成学习借鉴的平台,互动论坛的平台,宣传和帮助创业的平台。专题片选择不同行业的企业家,表现他们怎样从草木变成木本。全国都知道浙商已经是一个很响的名字,可是这部专题片却是反映浙商如何学习别人。江苏省发改委主任在《浙商求知》新闻发布会上高兴地说,浙商有三大优点:一是抱团精神,二是吃苦精神,三是甘为人先的精神,现在再加一条,学习精神。

在庞亨福看来,学习,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不断完善的过程。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有了文化,就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前进路上的坑坑坎坎,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从容不迫地面对风云变幻的商海。它能使企业在碰到困难时,能做到处惊不乱,笑看困难。因此,他要积极地让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个员工的言行中。

他常常会在夕阳西下时,望着窗外,天边有一片镶着金边的晚霞,绚烂的令人心颤。在他看来,那片晚霞就是他向往的文学。它时常会在他心间浮现,它会给他带来愉悦,带来满足。

 

——摘自:[http://www.317200.net]天台后司街-网聚天台游子»论坛后司街1号:乡音乡情闲聊天台极目满天彩霞记昆山丰和公司总裁庞亨福 作者:寂然 发表于2008.03.10

标签:所有标签

评论列表